王立胜:“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三重逻辑
摘 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中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功范式。从生成逻辑来看,“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从理论逻辑来看,其逻辑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逻辑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逻辑内涵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特征是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建性与共享性、过程性与结果性、守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逻辑方法是辩证、历史、系统、创新思维方法。从发展逻辑来看,继续深入推进基层治理要坚持人民至上,自觉把握基层治理的价值立场;坚持自信自立,牢牢把握基层治理的重要原则;坚持守正创新,深刻把握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把握基层治理的实践要求;坚持系统观念,积极谋划基层治理的科学布局;坚持胸怀天下,主动拓宽基层治理的思路眼界。
关键词:四议两公开 基层治理现代化 生成逻辑 理论逻辑 发展逻辑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发端于河南省邓州市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四议”是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深入研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和发展逻辑,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生成逻辑
任何创新性的理论成果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也不例外。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与实践逻辑,经历了从“思想萌芽”到“实践探索”再到“形成确立”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日渐完善的工作方法。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坚持历史观上的实践性、客观性、辩证性、发展性,立足于“现实的个人”来把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立足于人的实践来认识历史发展动力,立足于历史规律来把握历史发展方向,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开辟了人类历史观的新视野。马克思主义中“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从民主的生成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发展逻辑等角度,科学回答了人民是什么、有没有主动性、在历史中有何地位以及人民的权利是什么、从哪里产生、如何实现等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从根本上阐明了人民的权利来源问题。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现实的个人,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及其历史发展规律出发,深刻阐明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权利来源问题。在这一思想中,“创造”具有首创、发明、建设之意,是指人在投入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尊重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这种“创造者”地位的确立具有非凡意义,“创造”是“享有”的前提,人民正是创造历史才有资格享受历史成果。马克思主义对“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论断和定位,从根本上回答了现代民主思想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也为回答“执政合法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二)文化根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民本传统,敬德保民、以人为本、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等思想充分阐明了中华文化对“人”和“民”的重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更加注重从天人合一、民与君的和谐方面来阐释民的重要性,以民为本就体现了民是国之本、政之本,将民众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与君王的命运统一起来,将民众作为国家生产、发展、军事等社会各方面的重要力量,强调他们对江山社稷的重要作用。在“得民心者得天下”语境中,将民心与天下归属、民众与江山社稷联系到一起,也将民心与天的意志统一起来,从而将君与天、君与民、民与天的关系统一起来,指导封建统治者适时处理民与君、君与天、天与民等关系,从而实现利民的目的性与结果性的统一、利民与利国的统一。这些重民、爱民、贵民、安民的民本思想,形成了以“以民为本”为主要内容和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
(三)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了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解放的远大追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非常注重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翻译书籍、兴办学校、编纂出版图书、组织学习活动等方式,认真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深入乡村基层社会中去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土地革命,而土地革命的主体是农民群众,这一认识和论断为中国革命找到了重要力量,是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把握。对此,党在边区政府加强民主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利用投豆法、画杠法、画圈法等方式保障广大边区群众的选举权利,并出台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保障人民群众的劳动、学习、选举、议论以及发表见解等民主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科学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国家的快速发展,从多方面实现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极大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依托党的建设来发展和保障人民民主,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理论和制度,保障了和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理论逻辑
理论逻辑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不仅表现出相关事物之间的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也表现出相关事物之间所呈现出的复杂的逻辑关系。[1]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科学方法,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把握“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理论逻辑,能够为我们系统把握乃至继续推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发展提供逻辑指引。
(一)逻辑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中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功范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其逻辑主题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社会理想、政治目标、人民价值、人的本质等认识上都具有很多契合性,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进步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由“过时的”“传统的”向“现时的”“当代的”转变,不断赋予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现代性;同时,也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爱民、恤民、敬民、保民等优良传统,用中国话语、中国思路、中国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由“外来的”向“中国的”转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性。在这种结合中,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邓州市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立足当地基层工作实际,围绕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聚焦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实现,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得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这一工作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扬民主精神和人民首创精神的真实写照,使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与农村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完整呈现出邓州市党和人民群众密切合作、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画面。
(二)逻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提议到决议,再到公开、落实,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和立场。从议题产生来看,邓州市为了破解“集体行动”参与积极性不强、执行效率低、工作落实慢、扯皮现象严重等难题,将协商的重点集中到重要的公共事务上,党支部会根据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较为集中的问题,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就各项议案的急难险重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列出年度或月度村级重大事项。从参与代表产生来看,群众代表是以户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来推选代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村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实际,给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分配一定的名额,推选出来的有较高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能力、遵纪守法、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村民,严格规范的选任流程确保广大村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从协商流程来看,党支部会对涉及群众利益较多的村级重大事项进行研究,提出初步意见,然后提交村“两委”会商议,再经党员大会审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议,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立场、观点和路线。从公开内容和落实情况来看,经过一系列的商议讨论,这些议题都是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结果都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又不断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决议不断地修改、优化和完善,充分体现了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参与、发挥群众智慧、实现群众满意。这充分体现了该工作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三)逻辑内涵: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国家形态的民主与非国家形态的民主有机统一”[2],不仅从国家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构建上保障人民拥有主人翁的政治权利,也在基层事务参与和管理上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各种法定权利。“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对村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的一套基本工作程序,是基层在实践中探索创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从“四议”的内涵来看,村党支部会提议,即对村内重大事项,村党支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村“两委”会商议,即将村党支部的初步意见交村“两委”会班子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商议意见;党员大会审议,即将村“两委”会商定的意见交由村全体党员讨论、酝酿,并征求村民意见,再由党员大会讨论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即把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的意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表决。从“两公开”的内涵来看,决议公开,即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过的决议,应在村务公示栏进行合理期限的公示,确保广大村民知晓,为下一步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实施结果公开,即决议实施的起止时间、用工人数、资金去向、完成进度等基本情况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方便对决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与内在特征,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的诸多难题,给基层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推进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序化和制度化进程。
(四)逻辑特征: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建性与共享性、过程性与结果性、守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共建性与共享性统一、过程性与结果性统一、守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等诸多鲜明特征。
一是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无论是提议的收集、讨论到最终形成,还是实施、推进到最后公开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群众共同努力完成的,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党的工作与人民群众事业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困扰基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难题,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对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紧跟时代发展和实践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完善和创新,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既注重从实践层面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和基层治理难题,又注重从理论层面科学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形成真理性认识,用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政治观等普遍真理灵活运用于地方具体工作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的科学的基层社会治理方法。坚持普遍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政治观抓住了人类社会民主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本质,对解决当代社会治理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时,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理论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该密切关注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因此,这种统一具有两方面内容与特点,一方面是坚持普遍性真理与具体性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坚持在新的实践中积极总结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的科学理论。显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体现了这些特点。四是共建性与共享性的统一。共建共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原则,“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议案的提出就坚持引导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议案的形成过程、确定、公开、落实全过程也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质疑、反映,最后落实议案形成的公共利益由人民群众共享,整个工作体现了共建性与共享性的统一。五是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以程序的科学合法保证结果的科学合法。过程性是指工作全过程体现出来的人民性、科学性与合法性,这里讲的合法性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而是指符合党的宗旨目标、人民群众利益的规律性;结果性是指实施结果和公开结果体现与符合整个过程的追求的目的。这种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也体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六是守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守正”即守住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正,“创新”即在“守正”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新的经验做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坚持将组织引领与多元共治相结合、事务管理与治理创新相结合、共商共议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加合法性审查、决策性咨询评估等环节,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完善操作程序、创新运行方式、拓展运用领域,体现出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五)逻辑方法:辩证、系统、历史、创新思维方法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化了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与民主建设的方法论思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维方法。一是辩证思维方法。在该工作方法中,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坚持群众参与、既坚持自治又坚持共治、既坚持静态管理又坚持动态服务等内容体现了辩证思维方法。二是系统思维方法。从议案产生的过程来看,提议、商议、审议、决议到公开,体现出民主的全过程性与系统性;从群众参与来看,代表的产生既要求知识和能力,也要求德行与担当,是广大群众利益的真实代表,体现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全面性;从公开决议与落实结果来看,所面对的也是全体群众,体现共享的全面性。三是历史思维方法。邓州市注重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深刻把握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独立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治理和民主发展道路。四是创新思维方法。邓州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和民主建设的前进方向,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创新发展。
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发展逻辑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历史的进步呼唤理论的发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正是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地方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发现、分析和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自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着力提升哲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一)坚持人民至上,自觉把握基层治理的价值立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和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历史。坚持人民至上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掌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及价值取向,搞清楚基层治理是什么、追求什么、为了谁、依靠谁等基本问题。首先,坚持科学的人民观、民主观是做好群众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民主观,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克服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倾向,从理论上端正对人民至上的认识,深刻把握其生成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发展逻辑,从“历史创造者”的地位把握“人民群众”的科学含义,正本清源,正确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其次,要深刻把握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与适用范围。人民至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人民”“至上”的具体内涵,科学把握全体人与个别人、多数人与少数人、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等辩证关系,既不能以“个人”来代表“人民”,把满足某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当作满足全体人民的利益,也不能用“人民”来否定“个人”,以多数人的利益为幌子拒绝少数人的合法合理诉求,真正搞清楚“人民”是什么、什么利益在什么前提下是“至上”的。最后,坚持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人民的大敌,其重要特征就是脱离群众,违背了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完善基层治理和民主建设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为民的态度、务实的干劲、清廉的作风,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坚持自信自立,牢牢把握基层治理的重要原则
坚持自信自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原则与前提。“自信”就是坚持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认可,树立做好工作的信心;“自立”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地做好工作,而不是一味“等、靠、要”、照搬照抄、踩着别人的脚印向前走。坚持自信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制度自信,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自立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基层治理模式。“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实践观、矛盾观、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推进基层治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从地方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积极深入调查研究,设计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治理模式,反对只会抄不会用、只学形式不学内容、只做样子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做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根据主要矛盾制定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要科学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善于引导矛盾向有利的方面转化,深入把握不同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积极化解人民群众中的矛盾困难问题,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着眼时代发展前沿,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基层治理的新方向,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
(三)坚持守正创新,深刻把握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
守正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守住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真理。创新就是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认识与实践不相匹配的问题,即随着实践环境的变化对认识进行调适,使其满足人民群众新的实践需要。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坚持真理的守正思维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一方面,要坚持守正思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治理模式。拒绝一味照搬照抄、现学现卖、崇洋媚外等肤浅的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本质、把握规律、抓住要害,探索一条契合本地历史文化的、适合本地发展实际的、符合本地群众需要的社会治理道路。另一方面,要坚持创新思维。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并不是闭门造车,任何成功经验、成功模式、成功道路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独自发展。必须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充分运用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学习其他地方基层治理经验,祛除那些僵化封闭的、与时代潮流不符、与人民群众利益不符、阻碍实践发展的落后内容,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四)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把握基层治理的实践要求
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根本前提。从问题的本性来看,问题是人的问题,问题只能在人的实践中被发现,又在人更深入的实践中被解决。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每个过程都与人民群众具体的、现实的生产生活相联系,因此,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科学的问题导向。一是要坚持为了人民提出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问题,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问题。基层领导干部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充分发挥群众代表的作用,广泛收集群众反响热烈的问题,从解决群众生活难题、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角度提出问题,为做好基层工作“起好头”。二是要深入人民研究问题。问题是人民提出的,怎样解决问题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才能汲取他们的思想智慧,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从而形成更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三是要依靠人民解决问题。问题是人民的问题,在人民的实践中产生,也必然在人民的实践中被解决。必须充分广泛发扬民主,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千百人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千百人的问题和困难,依靠人民推进基层治理模式不断发展完善,为做好基层工作“结好尾”。
(五)坚持系统观念,积极谋划基层治理的科学布局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首先,要在基层治理模式上坚持系统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贯穿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各领域、各阶段。其次,要在基层治理程序上坚持系统性,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群众代表的推选、治理对象的确定以及议案形成和实施的步骤等方面,都体现出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特征。最后,要在基层治理结果上坚持系统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目的就是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必须在参与上坚持共同建设,在结果上坚持共同享有,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基层民主建设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坚持胸怀天下,主动拓宽基层治理的思路眼界
胸怀天下,既是一种前瞻眼光和宽广视野,也是一种自信自觉和主动精神。基层和地方都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再大也不过是由无数个乡村大小的区域组成的。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虽然身处基层,但就党的干部和共产党员的先进身份而言,肩负着“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重任,应该深刻洞察时代大势,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着眼时代发展谋划具体工作,不能陷入“就问题看问题”的狭隘思路。一是树立世界眼光,扩展自己的思路和眼界。必须深刻把握胸怀天下的重要内涵,克服对胸怀天下的抽象性、空洞性认识,从基层与中国、中国与世界的辩证关系来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胸怀天下是什么、为什么要胸怀天下、怎么做到胸怀天下等重要问题。二是科学把握战略与策略的辩证关系,把谋事与谋势、谋当下与谋未来、谋一域与谋全局统一起来。必须深刻认识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要科学把握战略与策略、全局与局部、眼前与长远等多方面关系,认真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三是秉承开放包容,主动学习基层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坚持胸怀天下就要秉承谦虚的姿态、开放的格局与包容的胸怀,正确处理自身治理模式与外来治理模式之间的关系,虚心学习国内外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既保留自己的长处,又弥补自己的短处,增强自身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效用和地方特色。
注 释
[1]张雷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2):42-49.
[2]王宗礼,郎得明.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复合性优势[J].理论探索,2022(4):49-56.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