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研究》刊发河南经验:开展“五星”支部创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省委立足打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最后一公里”,制定出台《关于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在全省农村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往实里抓、向目标奔。
一是拉出一看就懂、上手即干的任务清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和“五大振兴”部署,设置创建支部过硬星、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明确5个方面、29项重点任务,让村党支部弄清楚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找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切入点。
二是明确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的评星标准。对每颗星的评定,既设定高线标准、又划出底线要求,让每个村党支部书记都明白评星就必须干出什么样的成绩、不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并将创成产业兴旺等4颗星作为获评支部过硬星的前提条件,引导村党支部把精力和干劲用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上。省委组织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完善评星标准,突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重要指标,推动每个党支部把握重点、对标创建。实行村级自主申报、逐级推荐、分级审核,省市县不搞层层检查、不看台账记录,充分运用相关部门统计数据、创建成果、认定结论等,分别审核确定“五星”“四星”“三星”支部。
三是制定村村有任务、年年有目标的创建规划。通过召开动员会、观看微视频、张贴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把重点任务和评星标准宣传到村、解读到村,让干部群众广泛知晓“创什么”“怎么创”“怎么奖”,鼓励村党支部“跳起来摘桃子”,全省4.6万个村都立足实际明确创星目标。星级支部一年一评、动态管理,不搞名额分配、不搞“终身制”,每年年初县乡党委对每个村的创建方案进行审核,认真分析创建基础,汇总形成县乡两级年度创建规划,实行挂图作战。2023年,全省农村创成“五星”支部1110个、“四星”支部6349个、“三星”支部18544个,“三星”及以上支部占比达55.49%。
坚持赋能增效、强基补短,在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下功夫,持续提升支部创星能力。
一是届中分析强班子。把村“两委”届中分析作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要契机,组织县乡党委以“二星”、“一星”支部所在村和软弱涣散村为重点,逐村分析研判班子运行情况,对26.1万余名村“两委”干部逐一“过筛子”,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村“两委”干部1472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277人,同时把一批素质较高的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充实进村级班子。
二是主题培训提能力。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做实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省委组织部统筹运用省内外优质资源,区分先进村、后进村和软弱涣散村,分类举办示范培训班6期,其中2期在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举办,200名乡村党组织书记实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取真经、开眼界、拓思路、长本领。带动各地举办培训班350多期、培训村干部56.5万人次。组织市县广泛开展村支书“擂台比武”、观摩交流等活动1200余场次,在竞技比拼、交流互学中提升能力本领。
三是分类整顿补短板。全面排查认定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不设比例、应整尽整。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解决难度,分别采取派驻第一书记、工作队和“成建制派”的方式进行整顿。在2022年整顿转化2056个村的基础上,2023年又对2129个村进行整顿,其中派驻第一书记的村1878个、派驻工作队的村154个,对97个支部书记无人可选、有人难选、工作瘫痪的村实行“成建制派”,从县级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3至5人到村重组支部班子,坚持干满一届,推动问题解决,并由县委书记直接联村、乡镇党委书记直接包村。2023年,在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召开全省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交流、持续传导压力。对完成整顿任务的村,设置2年左右的巩固期,期间驻村干部不撤、联村县领导、包村乡领导、结对单位不变,持续帮助巩固提升,努力创成“三星”以上支部。
把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作为支部建设的试金石和磨刀石,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村党支部争星晋级。
一是项目牵引、产业富民。认真实施7471个中央财政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和50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项目,指导各地以县为单位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省委组织部会同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逐一审核方案,逐县反馈意见,确保立项科学、取得实效。以项目所在村为重点,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的“双绑”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稳定利益联结,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鹤壁市山城区三家村在打造“网红村”的基础上,有效利用50万元财政资金,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蜜本南瓜、富硒小米,开办农产品直播基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使一个曾经负债百万元的贫困村成功蜕变为集体收入20多万元的新兴村。2023年以来,全省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092个,绑定农户956.5万户,绑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95家,全省60%以上的村明确了特色主导产业,348个村被评定为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二是突出重点、整治环境。针对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活动,在全省农村集中治理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除卫生死角8.5万个、清运垃圾700万吨、整治坑塘6300个。2023年,结合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收运处置、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任务,组织动员党员干部群众根据本村实际,创建美丽宜居村、环境示范村、整治达标村。新乡市大力开展农村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和弱电线路规范“三通一规范”工程,全面提升“生态宜居星”创建质效。
三是党员联户、创建“三零”。围绕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建立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工作机制,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将每个村划分若干网格,由村干部分包网格、分片管理,同时根据党员数量将村内网格划分若干微网格,确定1名联户党员,当好政策宣讲员、民意调研员、矛盾调解员、致富帮带员、文明监督员,做细做实网格化管理。组织全省171.4万名农村党员、村组干部参与联户,做到每户村民都有1名党员联系,就地化解矛盾纠纷58万起。在防范应对台风“杜苏芮”和雨雪极寒天气工作中,联户党员深入农户开展排查提醒、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依托网格加强监测巡查,组织4万多名群众转移避险,实现无一人因灾失踪死亡。
四是群众参与、倡树新风。通过评选优秀村规民约的办法,组织广大群众同商共议完善村规民约,大力推广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红黑榜等做法,深入推进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专项治理,教育引导群众倡树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全省新修改村规民约11.3万条,规范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组织16.7万个,各村普遍制定红白喜事办理标准和流程,陈规陋习得到遏制。南乐县西街关村制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15条标准,对违反规定大操大办的村民采取有效劝诫措施,推动形成婚丧嫁娶节约办、文明办的良好风气。
省委书记带头抓,五级书记齐上阵,建立完善“五星”支部创建相关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确保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考核督导加压力。把“五星”支部创建情况作为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在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全省述职评议考核会议上,市委书记现场述“五星”支部创建和得分情况,省委书记逐一点评,有效传导压力,带动市县乡层层述职点评,压实创建责任。省委组织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常态化开展暗访调研,先后3轮走访18个省辖市的531个村,对发现的问题公开通报、督促整改。及时出台“十个防止和纠正”通知,坚决防止创建中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二是部门联动聚合力。省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省委组织部牵头,宣传、政法、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制定“五星”支部创建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推动省直相关部门围绕“五星”支部创建部署工作、狠抓落实。市县两级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一星一专班”,每颗星由一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真金白银激活力。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向村党支部划拨党费5.2亿元支持创建工作。省里对2022年成功创建“五星”支部的696个村(社区)通报表扬,并给予每个村(社区)10万元工作经费奖励,村“两委”干部当年基本报酬上浮20%。87名村支书在全省2023年度定向考试录(聘)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中享受加分政策。市县两级分别出台“四星”“三星”支部奖励措施,从政治荣誉、经济奖励、项目奖补等方面综合发力。兰考县对创成“三星”以上支部的村,村支书每颗星每月奖励500元,其他村干部每颗星每月奖励300元。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充分激发,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显增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局面更加生动喜人。
(来源:党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