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思想,重走考察路” 主题党日活动路线
“学习新思想,重走考察路”
主题党日活动路线
医圣祠→月季博览园→文渠镇李洼村→淅川县邹庄村→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丹江口水库
1.医圣祠



向上滑动阅览
医圣祠坐落于南阳市中心城区温凉河畔,是为纪念东汉时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祠堂,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机,东汉南阳郡人,汉灵帝时举孝廉,曾任长沙太守,后弃官从医,著成了中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被世人推崇为“医圣”,“医圣祠”由此而得名。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5月1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并指出:“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2.月季博览园




向上滑动阅览
南阳月季博览园,为世界一流月季主题公园,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河南省南阳市北郊,西临南阳独山森林公园,东临孔明(诸葛亮)路与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隔路相望,北向300米与高速路口独山站仅一步之遥。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月季博览园考察时指“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
3.文渠镇李洼村




向上滑动阅览
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位于邓州市文渠镇政府西南6公里,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李洼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培养职业农民,引导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发展民宿、农家乐和特色农产品销售点,增加农民收入,形成产业兴和生态美的相互促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托底粮”产品初一上市,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和喜欢,月均销量两万余公斤。如今,李注村吸引了大批城乡居民来此观摩游玩,成为新的农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
4.淅川县邹庄村




向上滑动阅览
浙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位于九重镇东南部,辖5个村民小组175户750人。2011年6月25日由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至此,成为新建制村,并更名为邹庄村。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邹庄移民新村,看产业间收入、访移民、听民生,并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用,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完善村级治理,团结带领群众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行!”
5.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向上滑动阅览
渠首位于南阳市浙川县陶岔(丹江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约1432公里,是世界上最为宏伟的引水工程之一,因其位于引水渠道之首,所以又称为渠首或渠首工程。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考察,听取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动情地吟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来”,对渠首人民为南水北调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并嘱托渠首人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水质。
南阳“移民精神”由此诞生,并与“焦裕精神”“红旗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一脉相承,成为南阳人民在新时期、新阶段展现良好精神风貌的良好载体。
6.丹江口水库



向上滑动阅览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水域横跨鄂、豫两省,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丹江口水库,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94.8亿立方米,水源来自于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水库多年平均面积700多平方公里,2012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将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浙川县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时指出:“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整个活动路线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行走,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和精神上的升华。引导党员们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