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南水北调精神 助力副中心城市建设——南阳市社科理论界南水北调专项课题研学交流活动发言摘编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10周年之际,《南阳日报》在11月29日、12月9日的理论专版,整版摘要刊发了南阳市社科联联合南阳日报社、淅川县社科联,深入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地淅川县以及邓州市,组织开展的南阳市社科理论界南水北调专项课题研学交流一线行活动中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现予以全文转载。
推进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阐释宣传弘扬
南阳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卢忠哲
持续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服务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组织全市社科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论述精神,确保社科研究阐释宣传普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始终与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同频共振。深入调研交流,推动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阐释走深走实。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精品力作《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重要论述 奋力推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获省社科年会学术征文优秀成果一等奖,讴歌移民精神、礼赞南水北调的作品在全国获奖。用好多种载体,做好南水北调建设成就和伟大精神的宣传弘扬。组织专家学者把有关南水北调的内容形成词条,收入《南阳历史文化辞典》之中,利用辞书权威工具书的形式宣传弘扬南水北调精神。
我们要以这次专项课题研学交流活动为新的起点,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围绕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助力强国建设复兴伟业等重大课题,全面研究阐释挖掘凝练南水北调精神的深厚内涵、时代价值、启示意义等,为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丰富党的精神谱系、添彩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和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作出南阳社科界的新贡献新担当。
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团长 梁海磊
讲,就是讲好移民故事。南水北调精神,属于中国精神范畴,而中国精神的每一种表达,背后都有感人肺腑、回肠荡气、可歌可泣、启迪后人的鲜活生动故事。在基层理论宣讲中,要用接地气、扬正气的身边故事,去阐释理论、诠释主题、解释道理。身边的故事最真实,百姓的故事更感人。讲好移民故事,关键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既要讲百姓明事理的故事,也要讲干部会干事的故事,既讲搬迁故事,更要讲后续发展故事。
学,就是学好治水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国治水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历史。要从南水北调工程伟大成就中,学“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学“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学“同舟共济”处事品格,学“守正创新”进取意识。学的过程,就是传播与弘扬的过程,也是深化提升的过程。
树,就是树好南阳形象。有形象才能谈得上树形象,树形象就要树具有鲜明个性和学习借鉴意义的形象。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我们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力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全力保水质、全域优生态、全时护运行,展现的南水北调精神,就是南阳新形象。我们应该用宣讲团、报告团和融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让南阳形象“走出去”“火起来”“大起来”“靓起来”。
强化责任担当 激发创新活力
南阳师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王铁红
坚持人民至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厚植为民情怀、恪守为民之责、办好民生实事,汇聚起全市人民建强副中心的强大力量。
推动绿色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项重大水利工程,也是一项生态工程。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绿色经济,做好污染防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激发创新精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模及难度史无前例,建设者迎难而上、勇于创新,攻克了许多世界级难题。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强化责任担当。推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坚定必胜信念,勇于奉献、担当作为,不惧风险、努力拼搏,争取早日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壮大主流舆论 凝聚奋进力量
南阳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贺 健
十年来,南阳日报社抓住重大时间节点,对南水北调主题进行全媒体全方位持续报道。每年在12月12日(中线工程通水日)前后做好宣传报道,开设专题专栏,推出综述、重大活动报道等。连续3年推出“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南阳大地上”“非凡3年 牢记嘱托拼发展 感恩奋进勇争先”等多个大型系列报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视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生动反映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有力举措和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聚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北京—南阳对口协作成就展,推出“十年水流影 南北共映辉”系列特刊,全媒体播发文字报道、视频50余篇。
南水北调精神是时代的丰碑。弘扬南水北调精神,要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赋予其具有时代气息的内涵。南阳日报社将进一步加强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宣传报道,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浓墨重彩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助政为民、融合创新,做好民生领域报道;以通水十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全媒联动、形成声势,践行“六个弘扬”,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为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良好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支持。
扛实“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责任
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二级调研员 齐声波
治水兴邦。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南水北调的轮廓是三纵四横,贯穿了淮河、黄河、海河、长江等四条主要河流,中、东、西三条纵向的线路,构筑了中华水网。绿色发展。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淅川县连续关停并转350多家涉污企业,许多在水库边从事养鱼、捕捞和旅游餐饮的群众自觉弃船上岸,改为从事科技生态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舍家为国。淅川近37万名群众移居他乡,展现出了舍小家为大家搬新家、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伟大奉献精神。攻坚克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建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技术难题,工程建设者刻苦钻研,一项一项攻克,把中线工程真正打造成让世人叹为观止的精品工程、世纪工程、国之重器。科学精准。中线工程从陶岔渠首闸到北京团城湖,相关的配套设施数量众多,建设者精益求精、科学精准铸就了高质量工程。忠诚担当。历经半个世纪,每当水位上升和工程需要时,人民便义无反顾地搬迁让路。正是有了无数移民、党员干部的忠诚担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才能够顺利如期进行。
服务保障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是渠首水源地人民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扛稳扛牢政治责任,加强配套工程运行管理,加大移民后续发展力度,实现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沿线1.08亿人直接受益,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市京(津)宛发展合作中心副主任 李占奇
推进协作项目建设。2014年以来,我市共实施项目322个,总投资46.44亿元,共争取北京市对口协作专项资金19.94亿元。围绕“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工作主线,谋划实施淅川县环库区复合型生态廊道、渠首汤山环境整治等项目,不断提高水污染防治能力;建成投用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等一批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项目,使水源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序推进邓州市北京路学校等一批民生项目,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推动交流合作。京宛双方互派9批150余名干部开展双向挂职交流,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中国人民大学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成功举办5届“北京院士专家南阳行活动”。举办“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论坛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系列活动,借助首都之智谋划京宛合作未来发展,为加强两地产业对接合作,推进区县结对及对口协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淅川县社科联主席 刘 虎
淅川移民精神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精神成果。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修建丹江口水库,淅川历时20年移民20.2万人;进入新世纪,随着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以及渠首水利枢纽工程修建,淅川再次移民16.5万人。两次大规模搬迁,淅川人民始终以国家大局为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担当。
大爱报国拳拳赤子情。淅川人民始终将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首位,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国家,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崇高责任感。这种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更体现在他们为水质保护和水库建设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上。众志成城顾全大局。在移民搬迁中,各部门同心协力,迁出地和安置地协调一致。这种万众一心、团结统一的精神,是淅川移民精神的重要内容。移民精神、南水北调精神与红旗渠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为京津冀等受水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彰显了淅川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实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全面落实“守好一库碧水”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做好“水”文章,提升淅川县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南阳市绿色转型、沿线城市绿色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附加值。这既是对移民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新时代淅川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更是为南阳副中心建设谱写淅川绚丽篇章。
修复干渠林木 提升生态价值
南阳市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 陈增喜
修复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岸生态林,首先应当坚持生态建设,同时适当为渠两岸土地赋予一定的经济作用。在此建议,集中干渠沿线两侧土地,采用杜仲代替原有树种进行种植,提高干渠沿线两侧林带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种耐水湿、适应性强的植物,杜仲树根系发达,能够增强土壤的保水固土能力,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中线干渠两岸的生态环境。杜仲树形美观,叶片翠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岸种植杜仲,可以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同时丰富植物种类,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质量。
杜仲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改种杜仲可以带动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杜仲的种植、管理、采收和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有助于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杜仲叶、花、果的综合加工利用可以开发出多种产品,如杜仲橡胶、杜仲雄花茶、杜仲籽油软胶囊等,可与农业、林业、医药等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为南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项蕴含深厚精神内涵的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的调研中,对南水北调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既是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们的肯定,也是对学界深入研究南水北调精神的鞭策。
南水北调精神内涵丰富,多维而深刻。它不仅仅体现在工程建设的精湛技艺和科学家们的严谨论证上,更体现在移民们的无私奉献和生态环保的深刻理念中。造福人民的梦想精神,是南水北调工程最核心的驱动力,它激励着每一位参与者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反复论证的科学精神,则体现了对工程的严谨态度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为领导干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精神指导。
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是南水北调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建设者们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共建共赢的治理精神,则强调了合作与共赢的重要性,为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更是南水北调精神中最为感人的一幕,它体现了移民们为了国家大局和民族利益,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精神。
人水和谐的生态精神,则是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新时代工程建设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这一精神不仅对于南水北调工程本身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于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深远影响。
对于南阳而言,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对于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助于描绘南阳发展的宏伟蓝图,为重大项目提供科学论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自主创新动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建设力量,以及引领生态经济发展。这些都将为南阳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其成为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南水北调精神内涵丰富、价值深远。它不仅是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们的崇高赞誉,更是对全社会的精神激励。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对于推动南阳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让这一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凝心聚力 再创辉煌
南水北调精神,以其“调水为民、统筹协作,求实创新、奉献担当,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核心理念,成为推动国家水利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助力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征程中,我们更应深入践行和弘扬这一精神,凝心聚力,再创辉煌。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南水北调精神与党的初心使命紧密相连。南水北调工程是共产党人践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原则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原则,将其贯穿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深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防范任何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行为。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南水北调精神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施工的“四同”原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我们要继续扛起“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同时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让生态环境成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亮丽名片,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
以南水北调精神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们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确保搬迁群众能够安居乐业、持续发展。同时,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水利建设为契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讲好南水北调故事,让南水北调精神深入人心。我们要转变传播理念,将南水北调建设过程中的感人故事、鲜活人物和强烈情感融入传播内容,以更加贴近时代、符合受众需求的方式广泛传播南水北调精神。同时,不断创新传播手段,通过多种形式讲述南水北调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并传承这一伟大精神。
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我们要深刻认识南水北调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后续工程规划建设,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同时,建议成立市级南水北调精神研究和宣传机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这一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南阳理工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徐传武
这一精神,在党带领人民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时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数十万移民与干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正是对爱国爱民文化情怀的深刻践行。广大工程建设者与运营者,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传承并发扬了传统的工匠精神。
南水北调工程所展现的无私奉献与精益求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仅体现了对人民的深切关怀,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这一精神为华夏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它既是传统的传承,也是新时代的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南水北调的精神力量,源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红色基因一脉相承,是当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红色传承与伟大的革命精神象征。作为中国革命传统的延续与新时期革命文化的具体体现,南水北调精神不仅是革命信仰的载体,更是生动形象的展示。它深受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的深远影响,其崇高信仰、英雄主义气质与光荣革命传统,激励着每一位参与者勇往直前、创新奋斗。
南水北调作为党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断探索的杰出成果,其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得以彰显与发展,南水北调精神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体制优势、组织优势与群众路线,全面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体系的高效能。
南水北调精神不断汲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并通过实际行动得以展现。这种精神体现在党员领导干部与设计施工人员为实现宏伟目标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辛勤劳动上,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人民至上理念。
南水北调项目建设全过程所展示的舍己为人、胸怀大志的精神,是对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与当代中国新时期核心道德观的生动阐释。南水北调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更丰富了其内涵,提供了宝贵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继续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助力水源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将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堂
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丰富的红色精神内涵。从移民安迁、舍家为国的无私奉献,到人民至上、为民造福的人本情怀;从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到科学筹划、严谨务实的求实态度;再到创新求精、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以及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协作风貌,南水北调精神全方位展现了红色精神的光辉。
强化理论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政课堂上,通过讲述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背景、实施过程和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思政课堂可以深入探讨新发展理念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将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协调意识、绿色理念、开放心态和共享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践行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南水北调精神中的人民至上、为民造福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思政课堂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同时,通过讲述南水北调工程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挖掘地域特色,丰富思政内容。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南水北调工程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将其融入思政课堂。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色精神的魅力,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成就。同时,结合南阳的历史文化资源,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使思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红色精神照亮未来之路。将红色精神融入思政课堂,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启迪。南水北调精神作为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素材。通过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传承创新 提升党性教育实效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讲师 陈甫旺
育党性以传承导向,铸品格而继往开来。要坚持将传承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与丰富党性教育资源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如媒体宣传、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等,广泛传播南水北调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一精神。同时,要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对南水北调精神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让他们成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践行者。
启党性之创新导向,辟思路而革故鼎新。要紧扣基层党建教育工作中实地教学机会少、教学场景单一等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和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比如,推动教育场景数字化、信息化转型,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虚拟与现实的深度互动和沉浸体验,让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触摸到南水北调精神的精髓,将其融入灵魂,转化为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勇于担当的坚实信念与实际行动。
持党性于实践导向,炼作风而笃行致远。党性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传授,更要强化实践导向。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同时,可以将南水北调精神作为党员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引导他们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南水北调精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促发展。
南水北调精神,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承载着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怀。坚持强化党性教育的传承导向、创新导向和实践导向,着力实现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承弘扬与党性教育的深度融合,让这一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南阳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河南南阳干部学院讲师 阚德未
而今,南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着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光荣使命,面对的是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与发展任务的艰巨繁重。在此关键时刻,我们更应铭记渠首建设者的光辉足迹,汲取“丹江不北流,誓死不回头”的坚韧力量,紧跟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步伐,以凌云壮志为翼,以必胜信念为舵,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阳实践的壮丽篇章。
南水北调精神中蕴含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厚情怀,是我们改革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邹庄的深情寄语,不仅是对库区移民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赞誉,更是对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的深切嘱托。改革之成效,终需以人民之福祉为衡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紧贴民生、顺应民意,让改革发展的硕果真正惠及亿万民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政绩融在碧水里,把丰碑刻在青山上”的实干精神,是我们勇于担当、持续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南阳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崇高理念,他们不惜牺牲局部利益,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胸襟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当前,改革已步入深水区,面临的挑战愈发艰巨。我们唯有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主动投身改革洪流,敢于斗争、勇于创新,方能不负人民重托、不负时代使命,书写出无愧于改革、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让我们汲取南水北调精神的深厚滋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勇绘改革新篇之辉煌,共创民族复兴之伟业。
铭记历史 砥砺奋进
南水北调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它以人民为中心,倡导共享、绿色、和谐的发展理念。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移民们展现出了爱国、牺牲、奋斗、自强的精神风貌;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匠们则秉持着创新、协作、求精、务实的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而公职人员则忠诚、担当、攻坚、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仆精神。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南水北调精神不仅是对过往艰辛历程的铭记,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与指引。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口述史研究、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意义和精神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我们可以设计多元素融合的主题展览车,借助移动展览的形式,将南水北调的故事和精神带到全国各地。可以融合图文、实物、多媒体、数字技术等多种展示手段,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深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同时,配套互动体验项目如“移民面对面”“我心语·共江水”等,可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联结度,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南水北调精神的力量。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南水北调精神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人受到激励和启迪。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展示移民新生活的喜悦和库区乡村振兴的成就,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积极变化和发展成果。
南水北调精神是我们新时代的宝贵财富,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追求卓越。我们应该珍视这份精神财富,传承和弘扬它的精神内涵,让南水北调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我们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展览形式和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与辉煌。
(来源:南阳日报)